东北林区“流行”绿色林下经济

发布时间:2019-11-05 08:46  来源:天津园林绿化

花卉世界网5月13日消息:在中国北方的小兴安岭林区,山里的林场工人耿仲国和李立峰,一群小猪乱跑,有时兴高采烈地吃野菜和野果,当地人称之为“流浪猪”。 2010年,耿仲国和李...

     花卉世界网5月13日消息:在中国北方的小兴安岭林区,山里的林场工人耿仲国和李立峰,一群小猪乱跑,有时兴高采烈地吃野菜和野果,当地人称之为“流浪猪”。

     2010年,耿仲国和李立峰放弃耕作,筹集了300000元贷款,经营生猪“天然牧场”。当时,他们预计不会从30家扩大到今天的1000多家。

     这种在森林下散养的方式与当前市场对绿色食品的追求是一致的。耿仲国夫妇一边学习工作,把生猪从柱子上送到哈尔滨肉品厂进行屠宰和深加工。三年来,大庆市和哈尔滨的山猪从当地进入超市,2012年净利润超过40万元。

     绿色森林经济是黑龙江省林业工作者近两年提出的重要转型战略之一。小兴安岭地区铁里林业局引入了绿色森林经济理念,由于产品定位准确,走出了一条突破性的道路。

     李立峰说:“‘流浪猪’不是一个新品种,而是改变了不添加剂的饲养和饲养方式。生猪的繁殖期已从4个月延长到5个月以上,但猪肉没有污染,瘦肉率也较高。”李立峰说:“虽然山区猪肉的价格很高,但人们愿意接受这种无公害的概念,产品也不担心市场。”

     这种“自然、绿色环保”的产品生产和经营模式并不局限于耿仲国和他的妻子。华北林区主干道全面停止采伐后,林区鼓励劳动者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土地、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除饲养生猪、鸡、牛、羊外,还利用当地优势,扩大食用菌和蓝莓栽培等。

     据了解,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林区。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了“兴安岭大山小山生态功能区建设”,完全停止了兴安岭大、小林区林木采伐,以恢复和保护其生态功能。

     在停止主要采伐后,铁里林业局从吉林省引进了蓝莓新品种。除了减少和减少蓝莓种植的土地承包费外,它还支持修建道路、蓄水池和其他设施。西北河森林研究所继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并将当地两家食用菌加工厂的产品出口到北京、上海和西北地区。

     森林奶牛场的工作人员崔宏伟看到了森林奶牛场在绿色奶源方面的潜力,借鉴了大城市前后厂的营销经验,创建了奶吧,正在成为当地年轻人放松的好场所,让人们看到这个小城市在健康时尚的消费品上的消费潜力。

     绿色森林经济正成为森林人致富的新动力。